联系人:王经理
手 机:13853944255
电 话:13853944255
传 真:13853944255
Q Q:15250255
E-mail:15250255@qq.com
地 址:临沂市兰山区解放路187 号
回到雕与塑的原点
无所遁形》 电脑射灯、深色地毯上墙、暗房间、灰尘 2012年
在展望最新个展《无所遁形》的现场入口,一幅巨大的深蓝海底照片引人注目:“一位潜水员正在深海中拍摄着一块石头下沉的情景。”在展厅里,伴着空间上方从隔壁穿过的一道光束在漆黑墙面上形成的圆形,这个深海记录的过程被一遍遍地反复播放着。可能有许多人认为这更像是一个装置、影像的展览现场,与“雕塑”这两个字没多大关系。
当被问及现在的创作是否已经远离雕塑,展望的回答是否定的,这次展览是自己对于事物“有形”和“无形”存在形式思考的呈现,也是他对“雕塑”概念泛化的理解。
东方视角解读“无形”
雕塑究竟能够被泛化到什么程度,如何以不同的角度来阐释雕塑在文化中的可能性,从早期的超写实雕塑、中山装,到假山石、造石机、我的宇宙,还有以公海为主的一系列行为记录的影像,一直到最近的作品《无所遁形》,展望在不同时期的创作中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验尝试。
在他看来,对雕塑艺术的探索必须从它的原点上来做文章,正如他对此次展览的名称“无所遁形”的阐释:“但凡有形之物都逃不出雕塑的范畴,形状就是雕塑的概念。”而“形”的概念正在变得越来越广泛:光束中飘动的灰尘、深海中下沉的岩石,这些物体还有它们的存在和运动轨迹的形成,都构成了雕塑的定义。
展望坦言曾受到许多国外艺术大师的影响,如摩尔、罗丹、米开朗琪罗还有安迪·沃霍尔,但被他谈及最多的还是德国艺术家约瑟夫·波伊斯。作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前卫艺术最有影响的艺术家之一,波伊斯希望创造出一种不只局限于雕塑的物理性,还要包括心灵和精神属性的雕塑,他认为可以把一切媒介和人类的行为都囊括到“社会雕塑”的概念中,雕塑在波伊斯那里完全成为了一种社会行为。虽与波伊斯对“无形”强调的概念相似,但展望的创作从来没有社会化到波伊斯那么广泛的程度。这其中有艺术家个人主观的选择,也是展望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的文化生活背景所决定的。
一颗“叛逆”的石头
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人们的反应有时显得过于片面和极端,同时艺术家自身的中国经验会下意识引导创作的方向,但伟大而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却很容易成为艺术家自娱自乐的选题。如何冷静面对自己的文化传统,身在其中又不被局限,同时保持独立思考,这就是展望当时做太湖石系列的想法。作为中国文人审美的产物,太湖石被赋予了很多的文化意义,在展望看来,太湖石只是一个自然产物,它的形态以及形成的过程只能体现其地理属性,古人对它的把玩近乎痴迷。以此作为切入点,展望以西方的不锈钢材料做了一批金属的太湖石来表达自己对以物承载文化的态度。而作品《一小时等于一亿年:素园造石机》则更是从根本上对中国文化的一次解构。
太湖石系列作品是展望在中国语境下对艺术路径的选择,当然,其中更多体现的是解构与否定,也是从本土文化向外的一次出走。但解构之后的重建,才是解构的意义所在。在这里,不得不再一次提到波伊斯,波伊斯的社会雕塑行为的时代背景是二战后的德国,他试图以艺术的方式来重构曾经被破坏的理想与信仰,重构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与波伊斯艺术激进的社会性相比,展望在创作上选择了另一种与社会的关联方式。
回归雕塑本义
除了画廊和美术馆,展望曾选择珠峰、公海、模拟的宇宙太空等地方作为他创作的场所,这些地方体现了他对空间选择的个人偏好,即介于现实与梦境之间,难以触及,但又可以到达的模糊地带。相比确定、可见、易把握并已经形成习惯的内容,展望对模糊、未知、事物的起源等鲜有人触碰的地带更有兴趣。这种选择偏好的文化背景则是中国关于“混沌”的哲学:人要经常回到人对世界的关系本身,回到混沌、回到婴儿那种天真状态重新来审视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抛掉已有的经验和思维的局限性,从事物的原点来探寻。与科学的肯定相比,这种对于真实和虚幻的平衡虽然起不了太多决定性的作用,但更能提升人们心灵的想象空间。
带着对最原点创作的探寻,展望开始了一系列的艺术实践:在《我的宇宙》中,他从六个角度用高速摄像机拍摄一块巨石的爆炸过程,用7000多件碎片的复制品还原爆炸轨迹来呈现自己对宇宙形成的想象;而在《无所遁形》里,灯光中浮尘的运动和深海中石头冒着气泡下沉,在他看来仿佛是被赋予了一种生命,这种生命不是自身的,而是与周边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对于这些难以解释的情境,展望只是提供一个能让它们出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一切都回到了雕塑最原本的意义上:雕塑就是一个形的形成,这个形成的过程自宇宙诞生就已经存在。而后来人们对雕塑的制作只是对自然万物形成的模仿,更多是以工艺品、衍生品的属性来满足不同人的需要。而回到雕塑本体的话,它就变成一个塑造与被塑造的过程。
在展望的作品面前,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解读,也可能是误读。对此展望毫不介意,他希望观众和媒体能直接从作品现场来获得感受发表见解,而不是从艺术家本身那里获得一手的理念阐释。艺术家的创作与观众对艺术的理解,远非获得科学知识那样直接和简单,它是一种体验的碰撞,在碰撞的之中产生了新的发现,新的思想,这是一个加减塑造的状态,也是展望把雕塑的概念放在社会文化中的解读方式。